(相关资料图)
本文转自:羊城晚报
对未成年人很“友好” 米哈游实名认证“不实名”
多位消费者投诉,家中小孩进行大额游戏充值,旗下《原神》游戏对未成年人实名认证形同虚设
文/图 羊城晚报记者 董鹏程 吴珊
每年寒假过后,几乎都是游戏类投诉的高发期,今年也不例外。近日,有网友向羊城晚报记者投诉,家中小孩在监护人不知情的情况下,私自向《原神》网络游戏充值大量现金。当家长发现问题并向游戏出品方——米哈游科技(上海)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米哈游”)申诉时,“钱”却无法拿回。
记者调查发现,虽然该公司声称遵守“自律公约”:在下载、购买等环节必须严格执行身份实名认证。实际上,无论是注册阶段还是充值环节,米哈游均未对用户进行人脸识别,未成年人可使用他人身份玩游戏。
充值几万元的大有人在
一位名叫“飞鸟”的博主向羊城晚报记者报料称,家中未成年小孩使用她的身份证号码注册了《原神》游戏,同时还绑定了她的银行卡。“孩子在多次尝试屏锁密码后,成功在游戏里充值了1600余元。”飞鸟说。
记者调查发现,1000多元的充值金额在米哈游所“服务”的未成年人中还算不上重度“氪金(特指在网络游戏中的充值行为)”。另一位网名为“跳跳糖”的网友投诉称,同样在她和丈夫不知情的情况下,小孩4天之内向《原神》充值1.8万余元。网友“五哈宝宝”也表示,自己家12岁的女儿上网课期间,在平板电脑上使用大人身份证及支付密码向《原神》游戏充值2万多元。网友“小桥流水”也投诉称,自家12岁的小孩在网课期间背着父母用手机玩《原神》游戏,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,用手机充值达42次,共计约2.5万元。
虽然家长们确定这些是未成年孩子的错误行为,但是这笔钱怎么也无法从米哈游要回来。“小桥流水”说,事后,他联系了米哈游的客服,讲明了事情的经过,并希望平台能把钱退回来。在客服的指引下,他找到了“米哈游成长关爱平台”。“按客服要求向平台提交了身份证明、出生证明、充值证明、学生证明、网课证明等各类资料数十份。”“小桥流水”说,在资料审核通过后,对方还进行了电话回访,询问了孩子很多问题。“比如,账号ID、游戏剧情等非常细小的内容,孩子说记不清了,具体充值金额只记得两个,于是米哈游就以此为由判定无法受理,关闭申诉。我再次申述后,米哈游客服又再次关闭。”
滚动